芒種時節,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大戶村,村民們開始繁忙的勞作。與往年不同,今年他們不再僅僅憑經驗估算施肥,而是參考水稻智慧種植管理平臺的數據進行精準施肥……這是柳州移動為該鄉建設水稻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項目后,給村民帶來的驚喜。“5G﹢數字鄉村”建設,為水稻種植裝上了一顆智慧“芯”。
柳州移動在田間地頭監測數據的設備。王以照/攝
規模化種植有“盼頭”
近年來,柳州移動依托先進技術,通過“5G ﹢數字鄉村”建設,積極助力鄉村振興,建設了柳城古砦仫佬族鄉水稻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項目。
2021年以來,柳城縣大力推進“5G﹢數字鄉村”試點工作,并以糧食生產基地為載體,打造古砦仫佬族鄉水稻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。柳州移動第一時間為示范區量身定制5G信息化方案,提供包括標準化種植管理系統、作物生長模型、物聯網設備管理系統、水稻溯源管理系統、氣象蟲情災害監測系統、溫室大棚智慧育種系統、1000畝水稻智慧種植能力等。預計一系列以5G為基礎的數字化技術在示范區應用后,將覆蓋水稻種植區1.75萬畝。
早在2021年年底,柳州移動就將高清攝像儀、多功能氣象站、智能數據采集儀、微型氣象站等100多臺(套)先進的物聯網、數字化設備安裝到了古砦仫佬族鄉的田間地頭。如今,借著5G信息化的東風,古砦仫佬族鄉水稻的規模化種植有了“盼頭”。
數智化種植有“算法”
“這塊田要施氮肥,那塊田要施鉀肥……”今年春耕時節,柳城古砦仫佬族鄉水稻智慧種植能力提升示范區項目開始發力。在農民施肥時,可以根據水稻智慧種植管理平臺的數據,為每一塊田進行精準施肥。
柳州移動的項目經理鄧威能對項目充滿了信心。他說:“現在僅僅是施肥,今后通過田間的各種物聯網設備還可監測溫度、風向、土壤墑情、稻田長勢、病蟲害等各類指標,并實時反饋到水稻智慧種植管理平臺上。整個生產過程,技術人員可根據指標情況及算法分析,制定生產計劃發送給農戶,農戶則根據平臺數據進行生產。”村民老黃說:“以后打開手機看一看,就能知道哪塊田缺水,哪塊田要除蟲除草,哪塊田可以收割了……”
與此同時,項目中的水稻產業大數據中心也為全縣數字鄉村建設裝上了“數字大腦”,直觀展示水稻產業、鄉村生態等信息,實現鄉村信息“一塊屏”、鄉村系統“一張網”,便于當地各級政府了解水稻產業發展趨勢,為有關部門進行產業調整、政策制定及發展研判等提供高效的數據決策支撐。
好風憑借力。下一步,柳州移動將對柳城縣的鄉村技術員進行培訓,為柳城縣“5G﹢數字鄉村”建設提供可持續、可靠的技術能力和人才儲備,以“5G﹢數字鄉村”助力鄉村振興。
部分圖片、信息來自人民郵電報
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
爆料/合作/廣告聯系圈哥
微信號:13977213234